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
>> 科技之家 >> 建言献策

关于加大丽水传统饮食文化的挖掘、利用和推广--打造“一县一品”标志性品牌的建议

发布时间:2024-06-26 11:38:45 来源:丽水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作者:

(2023年12月)
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饮食文化,是历史发展的见证,同时也是记录当地文化的重要标识与金名片。传统美食都是当地百姓千百年来就地取材加上智慧发展而来,具有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生活、精神等各个层面的价值,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和一代代人的记忆,比如北京烤鸭、绍兴黄酒、嘉兴粽子、宁波汤圆、缙云烧饼、青田杨梅、全国十大名茶……举不胜举。

美食对当地来说就是经济发展的名片,对游子来说就是记忆就是乡愁,对于游客来说就是最想带回去给家人和朋友的分享。

一、现状和存在问题

丽水各地传统美食和特产很多,每个县都有几个当地特色的美食和特产,如莲都梅园卤鸭、卷饼,庆元黄粿、烧梅、乌饭、百菇宴,缙云烧饼、敲肉羹、麻鸭,遂昌烤薯、长粽,青田糖糕、田鲤鱼,云和雪梨、苦槠干,松阳煨盐鸡,龙泉馄饨、安仁鱼头,景宁红米、碱粽……,不胜枚举。

目前我市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挖掘、利用和推广,打造“一县一品”标志性品牌还存在不足。虽然品种繁多,但真正像宁波汤圆、嘉兴粽子、绍兴黄酒等产业化发达,遍布全国各地的很少,像沙县小吃、兰州拉面全国开分店的就更少了。我市的缙云烧饼是个成功个例,大部分是本市范围内有些名气,离产业化、规模化发展还有很大距离。

主要存在以下问题:

1、缺乏谋划,自由发展。很多地方有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成为当地的金名片,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、文化效应和旅游资源,成为各地重要的经济来源和文化使者。我市对当地传统美食缺乏长远谋划,没有统一标准和品牌,大多是小作坊经营,自由发展,不成规模,与旅游契合度不高。

2、缺少领头企业、名店、名厨带动。大凡名气大的美食,一般都有领头企业、知名商店的带动,分店各地开花,但我们没有形成,有待挖掘。如莲都的梅园卤鸭、一口粽,在当地名气不小,但没有形成规模。

3、模式单一,产业链短。如庆元黄粿,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,开始产业化发展,已有小作坊7家、代工专业户10余家,销售30余家,年产黄粿7000吨,但模式单一,品种单一,仅仅是销售黄粿。黄粿烹饪方式多样、简单方便,也非常适合烧烤,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,可以多品种生产,开专营店,拉长产业链。

4、品牌不统一,单打独斗。对于一个地区来说,假如一种产品注册多个商标,会造成品牌不名、有牌无品、同品异名等现象,引起消费者接受上的混乱,广告战略也难以实施,量上细分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等。这种现象非常普遍,我市是农业大市,农产品、食品很多,品牌也很多,水果、山茶油、茶叶、蔬菜等产品都有许多品牌,但却一个响亮的品牌都没有,在创牌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。

二、建议

一、商业化打造丽水各县的传统美食

中华美食总是令人心醉,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不与吃沾边,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,吃饭早已不只是为了果腹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传统美食经岁月打磨,凝铸了国人的生活智慧,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。我市可以结合一些文化和节庆活动,开展名店、名厨、名菜、名宴评选以及编写特色美食菜谱等方式,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,推动产品技术开发、传承,以及本土特色餐饮品牌的打造。充分挖掘各县美食特色,选取有价值的进行商业化利用,如黄粿、烧卖、长粽、煨盐鸡、麻鸭、各地清明粿等都非常有特色,也是产业化发展很好的品种。

二、建立传统美食质量标准体系

继承传统固然重要,但创新和发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,要让传统美食转化成支柱产业,成为旅游产品,给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这样才可持续,只有标准的质量体系,才能成为让大家接受的产品。同时美食文化代表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,还有制作工艺,文化遗产,也为下一步更多的非遗申报奠定基础。更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培训、销售、宣传布局,规范化生产运作,推广标准化模式。

三、实施统一品牌战略

结合当地地理标识实施统一品牌战略。因为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不同,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是一种公共产品,具有地域性、共创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,为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共有,它的同一性决定了统一品牌的可行性。不冠地名的美食和农产品,即使这个名字再高雅、寓意再好,没有人知道是哪里产的东西,永远出不了名。如莲都的“山水”牌水果叫了那么多年,政府也砸进去许多钱,最终结果是偃旗息鼓。只有对传统美食和农产品冠名地名进行地理标志,才直截了当,一目了然,一看到商标就知道是哪里产的什么东西,才更能引起消费者接受,也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品牌的创建。地理标志是一个免费的广告,农产品销售到那里,地方的地名就随产品传到那里,极大提高地区的知名度,带动区域经济发展,也能让消费者了解该地的饮食文化,让美食成为文化的使者,比如运作成功的缙云烧饼。

四、将传统美食作为政府接待或旅游团必上的菜品

将传统美食作为政府接待或旅游团必上的菜品,很多地方都这么做,效果极好。如果去安徽各县旅游,每餐必上的菜品是徽州臭鳜鱼、徽州毛豆腐,喝的茶是当地的祁门红茶、黄山毛峰,小吃是“字豆糖”,占领游客味蕾,深入人心,有效激发了游客去购买当地特色美食的欲望。缙云这方面做得非常好,缙云烧饼早已打入省政府、市政府食堂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还举办了烧饼节。庆元也有菌菇宴,还有自己的香菇节。东西不怕小,再小的东西都能成为大产业,庆元的“林-菇共育系统”一样能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,一个小小的“青田稻鱼”照样不影响它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莲都也有“莲鸭共生”历史悠久,和“青田稻鱼”异曲同工,也可以好好挖掘一下。

五、各县(市、区)打造一条特色文化美食街,各大超市设立当地特产专柜。

在各县市区的老街或景区打造美食文化街,让丽水的名小吃落户美食街,在各大超市设立当地特产专柜,让传统美食有推广的机会,发展的空间。通过美食的聚集突出丽水的饮食文化,彰显丽水的文化特色,扩大知名度,成为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,从而促进乡土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,老百姓受益。

建议者:丽水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